三年社保已经不值一提,楼市较大狠招来临!你还在等着筑底出手吗?

环京快讯 2017-11-13 18:37: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推荐阅读: 北三县富豪一口气入手两套,背后的价值岂止不限购不限贷! 上周小编做过一个调查,想了解一下现在北三县的购房市场,调查结果也大多在意料之中。

推荐阅读:

北三县富豪一口气入手两套,背后的价值岂止不限购不限贷!

上周小编做过一个调查,想了解一下现在北三县的购房市场,调查结果也大多在意料之中。先来看一下结果:

这几个月来也一直有读者朋友在后台回复问小编,现在是不是在出手燕郊的合适时机,也有人直接留言,已经在考察,年底12月份房价趋近于筑底就出手。

投资就是在别人都看不懂的时候布局,在别人都看得懂的时候收获。

与这句话相反的就是大家所谓的“买涨不买跌”。从各种调控政策之中,你只看到国家在打压房价,但你没看到在逐步提高购房门槛,使拥有房的人越来越少,能拥有房的机会越来越少!

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你只看到租房的各种利好,殊不知未来房东才是获利较高人群。还动不动就以为自己全款买了两套房子就是炒房的?

重要信号:提高的不只是购房门槛!

年底额度紧张,利率上浮!

年底房贷吃紧,首套难买进!

银行表示放款要等明年!

进入四季度后,银行房贷额度问题将更加明显,银行将严格控制房贷增量,预计明年额度紧张也不会得到大幅度缓解。也就是说银行贷款越来越难,利息越来越高,房价虽降,但成本就是越来越高,买房越来越难!

楼市较大狠招随之而来!

房贷吃紧是大部分是年底问题,可能有人说会说那我就等到明年呗,但绝不仅仅如此,还有楼市较大的狠招:

央行加息

一是,现在首付款继续提高的空间不大。现在中国的好一点的城市,首套房都是首付3-4成,二套7-8成,全世界较高的首付比。这个继续上升的空间已经不大了(首套房继续收紧,就会偏离支持自住需求的精神),要想稳定房地产,最有效的办法可能就是加息了。

二是,加息又不能全行业一起搞,一起提高的话,实体行业就扛不住,影响经济好转的势头。

 

所以,结果可能只有一条路,加息。通过加息,持续抬高购房者的月供成本,让那些通过首付贷、消费贷激进加杠杆的投资者,或吐货或退场。

对贷款有什么影响?

 央行加息 = 资金的成本增加 

首先,央行的加息一般都是双向进行,也就是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同时上调。一方面是贷款利息上调,贷款的基准利息上升,直接造成贷款成本的提升;另一方面,存款利息的提高使得银行的资金成本增加,如果资金成本增加,那利息必然会传导给贷款,从而造成贷款成本的进一步提升。

我们也都知道,社会上的资金构成是多样化的,既有银行系统的资金,也有社会闲置资金,还有专门的投资资金,如果央行上调存款利息,那就会吸收更多的存款,这样一来社会资金就会流进银行,造成社会资金供给减少,逼迫更多的人通过贷款机构去融资,那就会造成贷款紧张的局面。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伴随加息的同时,央行往往会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来减少资金的投放量,进一步减少对银行资金的供给,让银行的资金更紧张。

购房门槛提高的同时,购房款也在提高

全国整体来看,房价确实微跌,可是因为调控,购房成本却在不断的增加啊!购房成本增加的那部分完全就可以抵消了房价下跌的那部分,所以,你仔细算一算,你想买的房子可能并没有便宜,或许还贵了呢。

房贷利率上浮就是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当你的房贷利率上浮20%,也就是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0%,按照目前4.9%的贷款基准利率来算,上浮20%,那么现在的房贷利率就是:4.9%×(1+20%)=5.88%。

假设你购买的房子,总价为300万元,除去首付款90万元,还需向银行申请210万元的房贷。如果采取等额本息还款,房贷年限选择30年,那么产生的利息为:

在房贷利率上浮之前,利率4.9%,总利息约为191万元,月供约为1.1万元;

房贷利率上浮20%之后,利率为5.88%,总利息为237万元,月供约为1.2万元。

很明显,房贷利率上浮,你买房时花的钱会增加,如果你不买房,租房时你的租金会增加,也就是说,房贷利率上浮导致房价变相升高了。

我们都知道“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对于炒房客来说想进市场应该是不太可能了,但是很多刚需同样表示,买不到房,现在有些楼盘开盘会先通知全款的客户,再通知首付50%的客户,最后再通知首付30%的客户。这就导致,虽然房价没涨甚至微跌,但是你却要花更多的钱买房,甚至买不到房!

你问我怎么办,我只能说,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你能怎么办,需要买房、想要买房,就去买吧!早一点买就少一点麻烦! 

往期 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