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是无边客厅、无边课堂、无边博物馆

搜狐焦点承德站 2021-06-10 09:42:39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编者按:5月22日-23日,由「去野」俱乐部自然教育板块发起——拾野稻田课堂,活动圆满结束,短短两天,引发我们对自然教育的思考。 现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缺少了与自然的接触,他们的感官体验也越来越少,离最能滋养生命的自然能量也越来越远......为此,「去野」俱乐部自然教育板块希望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在

编者按:5月22日-23日,由「去野」俱乐部自然教育板块发起——拾野稻田课堂,活动圆满结束,短短两天,引发我们对自然教育的思考。

现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缺少了与自然的接触,他们的感官体验也越来越少,离最能滋养生命的自然能量也越来越远......为此,「去野」俱乐部自然教育板块希望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在地活动,把孩子带回自然、感受自然,建立人与自然亲密关系,建立我们与世界的联结。

热河这片土地,生来有着令人歆羡的水土环境,尤以稻米种植颇负盛名,基于向野而生的初衷,热河谷在规划当初就预留了一部分稻田用作自然实践,留住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也留给未来更多可能性。

活动开始当天,传来令人遗憾的消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溘然长逝,为了致敬这位初心不改的时代耕耘者,参与活动的集体成员为袁隆平院士默哀,并通过亲手植稻的方式,寄托哀思与敬意。

此外,主理人还带着山谷居民和孩子前往旗杆沟徒步、野餐、观察昆虫飞鸟、参与亲子游戏,同时,非常感谢刘冰老师及她的身心创意工作室团队,为我们带来以肢体对话自然的新奇体验。

孩子是天生的探索自然的先行者,他们在感受、了解、亲近自然中学会描绘出自己向往的原野,正如参与活动的山谷居民们所说的,“给孩子们「制造」美好记忆,是我们的重要「课程」”。

活动结束后,我们专访了「去野」俱乐部自然教育板块马思思和马赫遥两位主理人,听她们聊聊关于自然教育的更多有趣经历与思考。

 

Q1

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两位开始关注、并实践“自然教育”呢?

马赫遥疫情后很多朋友的“聚会”都改到了公园、⼩院⼉、郊外,中⼼公园⼈多,去郊野公园才好,⼈少⼀些好,越野越好。春天我们开始Glamping,把客厅搬到郊外,偶然看到“⽆边客厅”的概念,觉得美好极了。⽐⼤⼈更开⼼的是孩⼦,下河、捞⻥、追鸡、赶⽺、不只爬⼭、也爬树,城市⾥没有的体验,野外全都有。这些体验,其实也常常带我们这些成年⼈,回到⼉时那种熟悉⽽纯粹的⾃然⽣⻓的时光。⼩时候的城市没这么⼤,河⾥⻥还很多。近⼏年我们带孩⼦参与过⼀系列⾃然教育活动:热河植稻、农场种⼟⾖、废弃的矿⼭挖宝⽯、奥森观察知了猴脱壳…⼤⾃然是规模最⼤、沉浸感较好的博物馆。

马思思随着我女儿慢慢长大,我越来越担心钢筋水泥的城市生活让她们与大自然的接触只是盆景式的,是刻意的、有距离感的。比如现在北京周边也有很多为了吸引小朋友圈养动物的游乐场,我觉得这种对大自然动植物的认知很畸形,我希望她们可以真正走进大自然,并和她们一起更多的认识大自然。

Q2

对于这次拾野稻田课堂,孩子们在这过程中可以收获哪些?

马赫遥这是第⼀次拾野稻⽥课堂增加了⼩剧场讲解环节,这个环节设置很好,让孩⼦们对于⾃⼰种下的稻⼦有了全⾯系统的认知。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这是最有效的学习,也是更有收获的玩。在路上熟悉PPT内容的时候,收到新闻推送,就想该怎么跟⼩朋友们介绍袁⽼,泪⽬。在进⼩剧场前,⽂总提议默哀,我们⼀致同意。孩⼦们应该参与这个仪式,⽆论他们现在懂不懂。周⼀我⼥⼉放学回家,跟我说早上学校升旗的时候,⽼师也介绍了袁⽼⽣平,她哭了,很感动。

马思思体验农耕生活,感知天地,从插秧不易知食物的珍贵,对大自然的馈赠保有感恩的心;另一方面以家庭为单位包种到户,一家人协同完成一个任务,让小朋友和家长一起体会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在同样不熟悉的领域互为师长,相互学习。

Q3

从“山谷居民”到“「去野」俱乐部主理人”,为什么选择热河?

马赫遥热河的内容运营⼀直是我喜欢和认同的,所以成了业主。第⼀次跟⽂总团队⼀起做活动,看到了⽂总团队对于⽂旅的热爱以及对服务细节的优质追求。有这样审美在线⼜有执⾏⼒的运营团队,热河⼀定会越来越好,会成为新⽂旅标杆。这次活动有很多个“偶然”和“临时提议”,临时提议默哀、临时提议“返程捡路边的垃圾”并作为⾃然教育活动的固定环节、临时提议“再继续向上徒步45分钟”…这些临时提议让原本的计划更特别也更难忘。

Q4

这次活动是「去野」俱乐部成立后的排名前列个活动日,两位主理人的心情如何?有经历什么特别的故事和体验吗?

马赫遥做活动设计和做创意很像。基于成熟的基础环节,如何抽取某个主题下孩⼦更感兴趣的有趣信息、让家⻓甚⾄是⼩朋友来参与分享的沟通⽅式,有时候可能只是⼀些⼩⼩的改变,⽆论家⻓还是孩⼦,参与进来会有不同寻常的体验。在⾃然中,建⽴亲密联结变得更容易(我不是特别想提场域这个词),每⼀个⼈都松弛⾃然,如果增加⼀些需要分⼯协做、或者需要⼀些创造⼒、甚⾄共同克服⼀些困难的任务环节(⽐如我⼥⼉提议可以加⼊野外⽣存技能的学习),也更容易建⽴亲密联结。

马思思非常感谢「去野」俱乐部的大力支持,这次主要是依托咱们俱乐部现有成型的资源来做的活动,对于我来说可谓是排名前列次更深入地了解山谷和山谷周围丰富的自然环境,对于下一步策划活动很有帮助。

Q5

在“自然教育”中,如何给参与者不一样的视野和经历,并建立亲密联系呢?

马思思我认为在大自然中参与者更容易放下在城市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更愿意交心地沟通,我觉得这种连接非常宝贵,如果项目的形式可以有延续性,将会使参与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Q6

这次活动中你们还邀请了Hybrid Studio身心创意工作室前来一起参加拾野稻田的活动,能和我们分享下“以身体对话自然”这种活动形式的感受吗? 

马赫遥我们还不习惯甚⾄不太能理解这种身体对话⾃然的感受,甚⾄我们中很多⼈的感受⼒可能都是弱的。反倒是晚餐时的那种即兴感觉特别棒,即兴弹吉它、即兴唱歌、如果能即兴跳舞就更好了。未来可以在森林⾥做这个环节,闭上眼睛去触摸树的纹理、光脚踩在厚厚的松针地毯上、听⻛从树顶⻜过去的声⾳、闻花⾹…是不是可以在参与者开始前能有⼀段专业舞者的表演,把⼤家先带到那个情境会更好?

Q7

两位主理人觉得“自然教育”的未来还可以有什么样的提升、什么样的新体验?聊一聊你们的期许与向往吧~

马赫遥⾃然教育包容度很强,除了⽬前的环节,未来可以加⼊博物、写⽣、观星…可以号召更多的参与者在互动中共创,⼤家参与了,也会有分享动⼒。 希望未来⾃然教育作为OPEN活动,不⽌服务业主家庭,也能吸引热爱⽣活并有审美的⾮业主或潜在业主加⼊。未来的⾃然教育,是⽆边客厅、⽆边课堂、⽆边博物馆。马思思我希望可以邀请专业的自然科普学者一起来山谷开发一个产品,希望利用今年下半年把课程产品的研发和测试完成,并正式推出。

 

《寂静的春天》的作者雷切尔·卡森曾说,“知识的重要性远不及感受的一半。如果信息是种子,日后可以成为知识与智慧,而感受就是沃土,种子必须在其中发芽生长。童年就是准备土壤的阶段”。

未来,理想的自然教育,应该是外向的、互动的,土地就是教室,自然是较好的老师,艺术和科学都将成为学习的工具。其实,当孩子回到自然,教育方式和形式是什么,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当他们在森林里徒步、露营、追捕蝴蝶、欣赏花开叶落、在溪流中玩耍、观察昆虫和小动物亲近......他们身在其中,便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与自然交流互动。

这个过程就是人与自然建立信任、拉近关系的过程,回到自然中,是自然教育的未来,更是「去野」俱乐部的未来,做一件可以看到改变的探索与实践,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生命,在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中,慢慢找到属于自己「向野而生」的态度,活出生命的率性。

 

热河谷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