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住在第几代的房子里,你知道吗?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70年的岁月变迁,我们的日子里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书信很远车马很慢,如今轻点屏幕随时随地视频通话.......
过去,挤上呜呜轰鸣的绿皮火车,如今复兴号风驰电掣当日即达......
也有传统镌刻的不变,就如房子之于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房子是家,是安宁,是避风的港湾,是远行者的归途......
建国初期由于历经长期战乱,住房损毁严重,住房资源十分短缺。50年代人们居住的是草房、土房,可以说是有啥住啥,只要能遮风避雨,就满足了居住条件。家具极为简陋,一个家庭能有五斗橱、八仙桌、条凳等,已经算是潮流。
60年代的老一辈经历了生活较大的苦难-饥饿,温饱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人们对住的要求完全没有提升。都是住在如大杂院、排房里的低矮平房里,公共厕所,公用自来水取水点。“方桌一张,椅子四把,双人床一张,大衣柜一个,写字台一张,饭橱一个”,传说中的“36条腿”,就算“富裕人家”。
70年代,筒子楼便是较具代表性的住房样式。“筒子楼”往往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因此而得名。共用厕所,弄堂的厨房是筒子楼的又一特点。家具“72条腿”的出现,是当时人们对家的一切美好想象。
80年代初,福利房政策愈加流行,很多家庭从租住的公房搬入自己的福利单元房,家也渐渐有了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标准格局。“组合家具沙发床,黑白电视放中央。一室楼房水泥地,租辆卡车接新娘”,这句调侃的流行语点出了80年代国人对家的憧憬和理想。
90年代,福利性住房退出历史的舞台,商品房设计的变革,成功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居住空间得到细分,卧室开始更加强调私密性,独立门厅、客厅的出现改变了进门就见床的尴尬格局。实木打制的木门,门套,墙裙等设计大肆盛行。逐渐进入了商品房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一个全新的住房时代全面开启。
进入到21世纪,随着商品房的不断发展,中国房地产产业的不断完善,人们在居住的选择越来越多,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家居的诉求也从追求功能满足演变为对品质生活的塑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的祖国由贫穷走向了繁荣富强,国民居住环境也发生了惊鸿巨变,从遮风挡雨有啥住啥,到高科精工住所考究。国人越来越多的追求空间的幸福感,祖国依然在持续书写辉煌的发展篇章。与时代为伍,与美好同行,翰林府精工改善型三居,优居生活空间,以美好生活,致敬家国全新居住时代。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