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55年!塞罕坝林海成世界之最!

燕赵都市报 2017-06-26 19:41: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三代人,55年,造出世界面积较大的人工林。有一种生态奇迹,叫赛罕坝!六月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绿色尽染,松涛阵阵,夏风掠树梢飒飒作响,更显辽阔静美。这里的一草一木汇聚成的百万亩林海震人心魄,一枝一叶都在诉说着塞罕坝造林人的故事。 远眺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办公区和生活区。 塞罕坝的茫茫林海。

三代人,55年,造出世界面积较大的人工林。有一种生态奇迹,叫赛罕坝!六月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绿色尽染,松涛阵阵,夏风掠树梢飒飒作响,更显辽阔静美。这里的一草一木汇聚成的百万亩林海震人心魄,一枝一叶都在诉说着塞罕坝造林人的故事。

远眺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办公区和生活区。 

塞罕坝的茫茫林海。

55年,塞罕坝蓄木成海

“滦河源头”吐力根河,河道蜿蜒曲折,远远望去像一条玉带飘落在坝上草原。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位于河北省最北端的一处大型国有林场。

55年来,一代又一代林场干部职工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造出了世界面积较大的人工林,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

对于创造这一奇迹的塞罕坝造林人,燕赵都市报曾大篇幅进行报道。2007年,塞罕坝造林人当选本报“感动河北”人物群体。2014年,塞罕坝造林人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今天,让我们再次讲述半个多世纪里三代塞罕坝造林人的感人事迹。

如今,塞罕坝在大家眼里,是一个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生态优良的风景名胜区。然而,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塞罕坝,这个蒙汉混合语意为“美丽的高岭”的地方,112万亩林海倾注了三代造林人55年的心血。

坝上花海。

青春热血染绿荒原

鸟瞰塞罕坝机械林场制高点——望海楼,绿树环抱,美景如画。

塞罕坝的历史是用绿色和黄色写就的。

清代末期之前,这里因为草木丰茂成为清王朝木兰秋狝的皇家猎场。随着清王朝的衰弱,清末开始,塞罕坝开围放垦,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之后又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掠夺性采伐。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塞罕坝原始森林、成片的草场已荡然无存,美丽的高岭变成了塞外荒原。

由于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漠南缘,这片绿色一旦消逝,不断移动的沙丘就可能如猛虎般自坝上地区南下,防风固沙、植树披绿就成了遏制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早期植树造林场景。

彼时的塞罕坝,黄沙肆虐,全年无霜期仅有60多天。在这样一个地方植树造林,在不少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随着一个人的到来并苦苦探寻,塞罕坝植树造林的“天方夜谭”找到了可以实现的依据。

1961年10月,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的刘琨带领技术人员,冒着-40℃的高寒,在人迹罕至的塞罕坝搜寻着林木生存的痕迹。在北曼甸上,他们见到了一棵迎风而立的落叶松,找到了高寒坝上可以造林的科学例证。

1962年,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42名工人,满怀着青春激情,在誓将荒原变绿洲的使命的召唤下,来到了这片陌生的荒漠上。

创业者居住的老房子。

如今年已76岁的赵振宇老人,就是排名前列批上坝的毕业生。

1962年9月,赵振宇刚刚从承德农校毕业,就马不停蹄地来到塞罕坝。尽管是承德本地人,但当时的塞罕坝对他来说,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

“当时感觉这里和承德完全不一样,上坝的排名前列印象是满目荒凉:一没树,二没人。”赵振宇老人回忆说。

“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塞罕坝最初的建设者们并无固定住所,他们住在自己动手搭建的牛顶架窝棚、马架子里,有的人甚至在沼泽地挖草坯盖“干打垒”,或随山就势挖地窨子住。

冬天,早上起来,被子四周和头发上会结一层白霜。一日三餐啃窝头、喝雪水,甚至吃盐水泡炒黄豆。春天,坝上雨水少,风沙多,由于劳动强度大,汗水顺着脸往下淌,一天下来都成了泥人。最难的就是冰天雪地的严冬,较低气温零下四十多摄氏度,滴水成冰,寒风刺骨,每天巡山几十公里,晚上归来棉衣变成了冰甲,棉鞋冻成了冰鞋,走起路来哗哗响。

赵振宇对当年的日子至今记忆犹新。

世界较大的人工林

早期造林的工具

创业者穿过的鞋

创业者居住的老房子

据塞罕坝林场的老职工介绍,当时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桦、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建场之初,当时的国家林业部要求在20年左右把150万亩的土地全部绿化,其中要造林100多万亩,这就意味着20年里每年要造林5万亩左右。

而在气候条件恶劣的坝上,最初只能在每年“五一”前后的半个月时间内造林,每天指标是造林2000亩,大家被分为10个作业组,每组10多人。

春季用机械造林时,白天气温在七八摄氏度左右,夜间会降到零下一二摄氏度,植苗机两个人负责,先把树苗逐棵过一遍泥浆,然后再放到植苗机上,让机器自动投放;后面两个人,用脚把栽下的树苗根部周围踩实。每台机械配两个机组,昼夜轮流作业,人歇机械不歇。

相比机械造林,人工植树要辛苦很多。5月的天气,大家经常要冒着风雪作业,挖树坑时,往往地表层刚刚解冻,下面的土层还冻得结结实实,一锹下去如同铲到石头上,每个人的手都磨出血泡。

“啃窝头、喝冷水、住马架子、睡窝棚,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林场老职工这样总结那段岁月。林场排名前列任副场长王福明曾写过一首打油诗:“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

如今,在塞罕坝纪念馆,陈列着当年林场职工穿过的“毡疙瘩”。在寒冷的天气里,工人们在野外作业时,脚上先穿上一双鞋,外面再套上“毡疙瘩”以防脚被冻伤。夏天,穿的是用生牛皮做的鞋子,防雨防潮,便于在泥泞中干活。人工栽树用的工具更简单,一个普通的小水桶,一把植树小铁锹。

由于条件艰苦,许多创业者们都落下了胃病、关节炎、类风湿等疾病。但每当他们看到自己当年栽下的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那份自豪和欣慰就成为缓解病痛的良药。

如今的塞罕坝美景如画。

据统计,经过三代造林人55年的努力,昔日荒凉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增加到目前的80%,已经出现面积达112万亩的世界较大人工林,林木总蓄积量1012万立方米,以占河北2%的林地面积,培育了全省10%的森林蓄积,每年为京津地区净化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如果将塞罕坝112万亩树木排成行,可绕地球赤道12圈。

绿色梦在延续

鸟瞰塞罕坝月亮湖,曲线优美,与远处一排排巨型“风车”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雨后泥泞的山路上,一批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的“80后”大学生们,齐力将拖拉机从泥滩中推出。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山路已经习以为常。如今,这些青年学子正逐步成长为林场的中坚力量,塞罕坝精神正在他们身上传承和发扬。

王尚海纪念林碑前,林场工作的温亚楠和同事们一起带上山花,深情祭奠老书记王尚海。在这些年轻人心中,塞罕坝精神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面对茫茫林海,不少人认为,塞罕坝林场如今足可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八方游客,坐享植树造林带来的“生态红利”。但只要你走近林场就会发现,造林人的绿色梦想从未止步。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场长刘海莹表示,老一辈造林人给社会留下了宝贵的资源,作为新一代造林人,他们一定会倍加珍惜,资源培育和管护仍是林场的头等任务。

近些年,塞罕坝开始在砾石阳坡、沙化地块等作业难度大的地块开展攻坚造林,每亩地造林投资要上千元,而国家项目投入只有300元,资金缺口巨大。塞罕坝人没有“等、靠、要”,而是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靠自我发展解决资金难题。2016年,林场共完成造林3.82万亩,其中,石质荒山攻坚造林1.24万亩。按照规划,力争用一两年时间,塞罕坝机械林场将全面完成场内石质荒山的绿化任务,使森林覆盖率达到86%的饱和水平。

据介绍,林场依托坝上风力资源,利用石质荒山等场地为发展风电提供场所;以建设绿化苗木基地为重点,培育多品种、多梯度的绿化苗木;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模式;通过职工出资、林场出让森林景观经营权,成立生态旅游股份制公司,把森林旅游产业做精、做强。这几项的收入如今已突破亿元大关,占林场营林总收入的60%。

同时,从2012年开始,塞罕坝林场还大幅压缩木材砍伐量,每年的正常木材砍伐量从15万立方米调减至9.4万立方米,将木材产业收入占营林收入的比重从66.3%降到40%。一系列的“加减法”,让塞罕坝在产业上完成了转型升级。

凭借三代造林人的激情、坚守、奉献和传承,昔日荒凉的塞罕坝出现了世界较大人工林的奇迹。近年来,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考察团到塞罕坝参观学习,交流植树造林的经验。从某种意义说,塞罕坝造林的奇迹与影响,早已超出那片“美丽的高岭”,早已传播到世界各地。

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

塞罕坝林海的美丽壮观↓↓

塞罕坝万亩绿林中,公路犹如一条玉带蜿蜒其间。

塞罕坝机械林场七星湖,环抱于青山绿树之中,美不胜收,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赏景。

鸟瞰塞罕坝机械林场制高点——望海楼,绿树环抱,美景如画。

瞭望员刘军、齐淑艳夫妇已经在望海楼坚守11年了。

环抱在绿树中的塞罕塔,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韵味。

来源/燕赵都市报

记者/陈宝云

摄影/记者贾恒、赵海江

田明、霍艳恩

编辑/吴光艳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